上蔡
上蔡,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西周(距今约三千年),是古蔡国的故地。为何取名蔡 国?据传说原始社会时,伏羲氏(太臭)因瞥草(古人用为占卜的一种草)生于此地(今 县城东15公里的白圭庙附近过去杂草丛生,现仍有部分尚存),并用之操卦占卜,因名为 蔡•(按:嗦”草名,从草,祭(办鱼)声•《辞海沪蔡”字注:*蔡”,占卜用的大龟.《论 语•公冶长》:臧文仲居蔡.何晏集解:国君之守龟,岀蔡地,因以为名焉.长尺有2 寸.上蔡旧志载:蔡地古代出现过白龟,长尺有2寸,蔡地之名,由是而定).周武王建 国后,封其弟叔度于此,为蔡侯,此地称蔡国由此而始•为何又叫上蔡?原来蔡国到了春 秋时代常受楚国威胁,公元前531年夏,楚子虞诱杀蔡灵侯,冬,楚师灭蔡.公元前529 年,平侯复续蔡祀.前525年,平侯迁都于古吕国,称新都为新蔡(今新蔡县);公元前 493年,蔡昭侯又迁都于州来(今安徽省凤台),称下蔡.古代西为上,为了和下蔡对 应,故称故都为上蔡.
看花楼
看花楼在县城西南约1公里处的看花楼村.现属城郊乡辖.看花楼原名玩河楼,其名 是由该村村西的蔡侯玩河楼而得。
玩河搂又名望河楼.此楼原来筑于蔡国故城的西垣之上,面临汝河故道,因高居于芦 岗顶端的蔡城之唯,所以显得突兀挺拔,有苴上凌云之感。登临远眺,周围数十里村落, 房舍,河流.道路、园林、农田尽收眼底,因而有佳景"芦岗拥翠”之称.为上蔡县古八景 之一•据《重修上蔡县志•地理志》和该处石碑记载:每当汝水泛滥,城西即成一片汪 洋,蔡侯常到这里望河玩景,望河楼之名由此而得.
古时,楼之周围树木丛生,绿荫环抱,并杂有山枣野蓬,风景十分秀丽,文人骚士、 官吏缗绅到此游玩者络绎不绝。直到明、清两代还经常有诗人在此登高赋诗。明朝遗老翼 景俊有《望河楼•剧饮》诗:44春郊风日好,佳气霭晴空.柳叶方开绿,桃花未吐红•登楼 眺远水,设席坐清风。樽酒同人醉,归吟明月中了清末举人李杰英,也曾在此饮酒赋诗, 写了《重阳偕友登玩河楼》;“拟准重阳结队游,携樽同陟玩河楼.千林落叶随风走,万里 长江贴地流。村圃雨余鸦噪晚,关山霜冷雁鸣秋。药囊耸翁年年有,催得诗人尽白头。”尽 管诗中都提到“楼”字,实际上明代此楼已不复存,只有人们在旧楼址上建筑的一座庙宇. 此庙为玉皇庙,即祭祀玉皇大帝之庙。楼何时颓废,庙何时建筑均无资料可考,但此庙至 今仍然存在.该庙为重槍滚脊式,大殿脊为黄釉滚龙,张牙奋爪,似弄云翻水、跃跃欲 飞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.门楣有“芦岗雅地”四字,古色古香,耐人寻味,
李七楼
李七楼位于县城偏西南部.距县城6公里许,现属城郊乡辖。是秦丞相李斯的故居。
考李斯故居有3处:一是现县城东门里路北(即上蔡一中、中心粮店一带),二是现 县城东南隅的九彩李村,三就是李七楼.
古时李七楼风景秀丽,它东傍岗山(芦岗)、西濒汝水,树林茂密、岗水相映,绿荫 环抱,幽哉美矣.李斯任丞相时,看中了这块宝地,于是购买宅基一处,大兴土木,修建 楼房7座,李斯一回故里就住在这里。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李斯楼。
公元前209年,秦末农民大起义,李斯长子李由被义军所杀,接着李斯亦被赵髙陷 害,腰斩咸阳、其三子在亲朋的庇护下隐蔽幸免,偷偷回到故居九彩李.当时赵高对其缉 捕甚紧,因九彩李离县城太近,危险甚大,因此就移居高城较远的李斯楼。又恐呼李斯楼 引人注目,便以七所楼房为名,呼之为李七楼。从此李七楼之名便延传下来°
现在李七楼的群众全姓李,并且有在清明节添坟时不加坟帽的风俗.他们说李斯是其 先入,被赵髙杀害没有头,以此作为纪念.
扶台
扶台史称扶苏台,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许的扶台村,现属朱里乡辖.
扶台村东边现有一髙台遗存.这髙台传为秦始皇长子扶苏的驻兵地,因此后人便称它 扶苏台.扶台之名是扶苏台的简化.
扶台是扶苏驻兵之台的说法是一种误解,因为扶苏监蒙恬军在陕西北部的榆林一代, 远离此地数千里之遥,来到这里驻兵实属不可能。但此说也并不无根据.公元前209年, 陈胜、吴广領导的农民起义军建都于陈(即现在的淮阳).陈胜是阳城人。阳城,不少历 史学家认为是现在商水县的扶苏寺.扶苏寺南距扶苏台18华里,这一带正是陈胜的家 乡,陈胜・吴广在此驻兵完全是有可能的,而且陈胜、吴广发动起义时曾诈称公子扶苏 军,人们把陈胜、吴广的驻军地说成扶苏的拄兵地亦在情理之中,因而扶苏驻兵之说正是 陈胜借用扶苏名义的流传.《括地志》、《读史方舆纪要》等书也是这样结论的.
诚「糸W侗曾在这里建立扶苏县.唐徳宗年间,李希烈割剧蔡州,唐王曽在这里防 御,说明这里历史上曾是在军事上举足轻重的地方.
光武台
光武台位于东岸多杨庄村,距县城35公里.
《重修上蔡县志•地理》载:光武台•世传汉光武所筑……,台下有井,名光武井”. 《大清一统志》对光武井亦是这样的记述的.
光武台髙约6米,南北长约百米,东西宽约60米,四周被枯河(涸曲故道)环绕, 风景秀丽.
西汉时期,这里属南顿县管辖,刘秀的父亲刘钦曾任南顿令,刘秀青少年时期即随父 生活在南顿。刘秀当皇帝后,于公元43年又到南顿去过一次,住在父亲为南顿令时的县 衙,并且宴请往日吏人,还不时外岀视察,下旨豁免田赋。刘秀走后,他的亲信奉旨在他 常去的地方筑高台作为纪念.这个高台就是光武台.
建国初期,台上尚有殿宇遗存,殿内有光武變像,陈宝庆有诗云:“上蔡东隅苦(枯) 水隈,当年光武建高台。英雄千古知谁在,瓦砾空余几点苔.……”现在台上建为杨庄小 学校.
光武台土层中有很多炭质小麦(俗称糊麦),每当暴雨冲刷之后地面到处可见•据史 书记载,唐代藩镇割据时期,蔡州之兵曾渡河曲河北上,烧掉唐王朝的军粮库3处.这里 是洞曲河北岸,炭质小麦可能是那时烧毁仓库的遗物.此外,这一带广泛流传王莽赶刘秀 的传说,王莽篡夺西汉政权后,刘秀为了恢复汉室王朝,曾在这里屯兵积粮,作讨伐王莽 之备.王莽得知消息后,便带兵攻打刘秀.刘秀兵败,王莽放火烧仓,这炭麦便是火烧仓 库的残留物.两种说法,时间不同,但都认为炭质小麦是仓库烧后的遗存物却是一致的。
华陂
华陂在县城北部,距县城22.5公里,为华陂乡政府所在地.
华陂古称菰陂,•澈陂”最早见于北宋的《元丰九域志》:•上蔡,州(指蔡州,治今汝 南)北五十五里。二乡,东岸、菰陂、召店三镇”・蔬陂即现在的华陂.菰陂之名与华陂 西边的鸿隙湖有关,鸿隙湖即古代的陂塘,为西汉丞相翟方进率众修建.古时,鸿隙湖盛 产菰,故当地群众称鸿隙湖为菰陂,菰陂镇之名即由此而来,
为何菰陂易名为华陂呢?这和陂塘盛产藕的变化有关。清顺治年间的进士张沐曾在 《河隙荷烂》一诗中写道:•万由亭泉老不流,际天花草烂云头.波飘莲瓣烧成暑,市起苜 蒲寒入秋。水利兴时多种稻,漁歌向夜尽撑舟.居民尤记漆雕里,到处逢人说末周•”这首 诗描写了陂塘里荷花接天、色红似火的灿烂景色,充分说明陂中荷花之盛.古时“华”作 .花”,陂中盛开的荷花的花代替了原来的茹,因此就把菰陂变成了华陂.由菰陂易名为华 陂,最早见于清人邱天英的《华陂行》诗.这首诗开头两句是:“汝水东流开华陂,青龙白虎相吞噬••这里的华陂是陂名,不是镇名,而标题《华陂行》的华陂则是作为镇名出现 的,因为诗的主要内容是写居民集结的场所,而不是陂塘的景色。明代就有华陂之名,说 明到了明代这个陂里的菰已经由藕代替.而华陵之名的出现至少也在明代之前・
贺道桥
贺道桥位于上蔡县洙湖集东2.5公里许的洪河与杨岗河的交界处。
早在200年前,洪河在这里没有桥。当时从周口到驻马店以至汉口的大道经过此地, 行人过河很不方便.据传说,当时洪河东岸有古庙一座,庙里有一道人,姓贺,人称贺道 人.他为了积德行善,决心化缘筹款修建一座石桥.为了达到目的,他赤着双脚,胫拖铁 链・链上挂着一个几十斤重的榆树根,四处化缘,一年四季从不间断.不知过了多少年, 贺道人铁链上的榆树根被拖得只有葫芦大小、几斤重时,才把款筹齐.接着,又在当地的 一个叫张斋公的带助下,建成了一座三孔石桥。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的功德,便把此桥取名 为贺道人张斎公桥,以后简称贺道人桥,后来又简称贺道桥。
抗日战争时期,国民党军队为阻止日军,将贺道桥炸毁,战后重新修复;解放战争时 期,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经过此桥.为阻止蒋军追击,将桥的中间一孔炸毁.建国后, 重修时.将这孔桥改为木桥.1%5年治理洪河时,将石桥拆除,在距原桥东南向200米 处,修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桥,取名为东风桥,不过,当地人仍习惯地称之为贺道 桥.
张集
张集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处,是韩寨乡所辖的一个集市。
张集,相传为汉相张拔的故乡•张集原名曾是张乡,即张拔枚乡之意•后来这里成了 集市就有了张乡集之称,张集是张乡集的简化。
汉相张拔年有时代才华岀众,具有颇高的政治远见。后在从事公务中得以显示,因而 得到了上司的青睐。
他施展宏才大略,步步青云,以至丞相之位.他处理国事,运筹帷詮,得心应手,博 得了皇帝的宠爱和文武官员的敬佩,名声大震。因而他的故纟也随之名扬天下,人们一提 起张丞相的故乡,也就肃然起敬,自然而然地把他的故乡称为张乡了.解放前夕.该村西 北2里处尚存有张拔的家庙一座,庙内立石碑数通,其中一碑上有“张乡者,张拔之故乡 也”等字句。
该村名到了明代以后•曾先后易为槐树集和潘杨大镇.据传,该村当时一度广种国 槐。此村的国槐,生长茂盛,干高叶阔,把整个村庄笼罩起来,远观雾气腾腾,近观幽深 雅致,与别村截然不同(张拔的家庙院内的一棵更大,年长日久,树干空成洞,里面可坐 4人玩牌),因此,曾把此村改为槐树集.到了清初,本村兴起了两大家族,一家姓潘, 一家姓杨,在当地名声很大,因而潘杨代替了张乡,张乡集则易名为潘杨大镇.到了民国初年,潘杨两家衰落,村中一知名人士提出继续使用张乡集之名.民国中期 行政区划时将此一带划为张拔乡。建国后,张乡集才简称为张集。
五龙
五龙位于上蔡县东南部,距上蔡县城9公里,是五龙乡人民政府所在地.
“五龙”之名源于东汉光武年间。
东汉以前,这里曽是夏秋积水、五谷难生之地。原因是:县城西部有一条长约22.5 公里、宽约5公里的芦岗,这条芦岗宛若一条龙,纵卧于古老蔡国的腹地,人们便叫它 “卧龙岗”.在夏秋大雨驟降的日子里,岗上的洪水(人们叫翻岗水)倾泻而下,使岗东的 平原倾刻变成泽国,来不及逃离的百姓,免不了家破人亡.大水过后,赤地一片,继而是 蒿草齐腰,狐兔出没;饿殍盈野,惨不忍睹.
东汉光武年间,忧国忧民的杜诗出任汝南都尉,他看到这种情景,决计改变旧貌.造 福于民,即深入调査、周密规划、亲自组织和指挥百姓,分别在城东从西向东五里、十 里、十五里、二十里、二十五里处,南北向挖了 5条大沟,给“翻岗水”提供了宣泄的通 道,消除了,卧龙岗”以东平原地区的水患.人们非常感激这位大禹式的父母官,就用他的 姓作为这几条沟的总名,谓之“杜沟”,这五条沟自西向东分别叫杜一海、杜二沟……杜五 沟。
民间素有龙治水之传说,因为这五条沟降服了水患,因而人们就把它称之为'五条 龙”.今日五龙乡所在地,当时正处于这“五条龙•之中间,因此便有了“五龙”这个名称. “五龙”是县城东南最近的一个颇有名气的集镇,远近皆呼之为“五龙集二
塔桥
塔桥位于县城东部,距县城17.5公里,是上项公路上的主要售车点。
塔桥古时是洪河上的一个渡口,洪河以东的人民来往县城极不方便。因此,群众便在 这个渡口上建木桥一座。这座木桥很不坚固,顶不住洪水的冲击,屡修屡毁.群众便说 “桥又塌了。久而久之・便有了“塌桥•之称・清初,县人李遵德父子急群众所急,决心号 召群众修一座坚固的石桥。他们从山西省太原请一位姓景的石匠,在群众的支持下修了一 座石桥•桥上雕九对狮子,十八罗汉及树木花鸟,其姿态各异、形象逼真,是时便取名 “花桥二但由于旧名已侦,人们仍呼4•塌桥二为避桥煽之不吉利,.有人便以其字之音,取 坚固如“塔”之意,将“塌桥”改为“塔桥”,从此古名塌桥有了新义,塔桥之名便延续下来. 清代曾一度称过“铁桥二其意也是说此桥坚固如铁.
洙湖
洙湖位于县城东南部,距县城18公里,是上和公路上的主要停车点。
洙湖是上蔡县东南部的大镇.过去是周口通往汝南大道上的重要客舍.它位于蔡岗之 尾,地势低洼,村西有坡,每逢雨季便积水如汪洋,且停滞期较长,因而便以•潴湖”得 名。“潴湖作易字为“洙湖”与“王莽赶刘秀”的神奇故事有关。刘秀被王莽追至洙湖,眼看要 被王莽捉住,突见前面有一座庙,刘秀就躲入庙内.他入庙后,有一群蜘蛛迅速结网糊住 了庙门。王莽追至庙前呈疑心刘秀躲入庙内,但见到蜘蛛冋,疑心顿失,便向前继续追 去,刘秀因而免于非命,他当皇帝后,感于蜘蛛救命之恩,便赐此庙为“蛛糊庙二“潴湖” 和“蛛糊”谐音,又因“潴”字有“猪二本地认为不雅,因此便有了“洙湖”之名.